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 ayx 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将在未来五天展开激烈角逐,这场国内最高水平的业余击剑赛事不仅展现了击剑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更成为各地俱乐部交流技艺、培养新生力量的重要平台。
清晨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人头攒动,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2支击剑俱乐部代表队陆续入场,开幕式上,江西省体育局局长王建军致欢迎辞:“南昌是爱游戏体育座英雄城,今天迎来全国剑客,以剑会友,弘扬体育精神。”
本届赛事设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分U10、U12、U14、U16、17+五个年龄组别,个人赛和团体赛交替进行,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65岁,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全民参与的特点。
为迎接这场全国性赛事,南昌国际体育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60条剑道同时开赛,全部采用最新一代的电子裁判器系统,确保判罚精准无误,看台区域设置了多个大屏幕,实时播放各剑道比赛画面,方便观众追踪精彩瞬间。
赛事组委会还引入了智能赛事管理系统,选手通过手机APP即可查询赛程、实时成绩和剑道分配情况。“这是俱乐部联赛首次使用如此全面的智能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比赛效率。”技术代表李剑锋介绍道。

在众多参赛选手中,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曾获得全国锦标赛亚军的张明宇此次代表北京锋锐击剑俱乐部出战男子花剑17+组别。“俱乐部联赛的氛围与众不同,这里既有高水平选手,也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大家以剑会友,共同进步。”
青少年选手的表现同样令人期待,14岁的杭州姑娘王晓雨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全国赛,去年她获得了U14女子重剑个人季军。“我今年的目标是站上最高领奖台,为此已经准备了整整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还吸引了多位外籍选手参加,来自法国的Louis Martin在上海一家击剑俱乐部任教,此次将参加男子重剑17+组别比赛。“中国击剑水平提高很快,俱乐部联赛的规模和组织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为确保比赛公平性,组委会组建了由国际级、国家级裁判组成的86人裁判团队,裁判长赵宏伟表示:“所有裁判都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我们将统一执裁尺度,确保每位选手在公平的环境下比赛。”
赛事还引入视频回放系统,在关键场次和决赛阶段,选手可以通过挑战系统对判罚提出异议,由视频裁判组进行最终裁定,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
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亲临现场观赛,他对俱乐部联赛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成为中国击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俱乐部接触并爱上击剑运动。”
数据显示,中国击剑俱乐部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200家发展到现在的超过800家,注册会员超过10万人,俱乐部联赛参赛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千余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击剑赛事之一。
作为东道主,南昌市为本次赛事做了充分准备,组委会在住宿、交通、餐饮等方面为参赛队伍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还安排了多条旅游线路,让各地选手在比赛之余能够领略南昌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
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李强表示:“承办这样全国性的赛事,不仅能够促进南昌击剑运动的发展,也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
比赛首日进行了U10、U12组别的个人小组赛和淘汰赛,小选手们在剑道上展现出的技术和战术素养令人惊叹,来自广州剑心俱乐部的9岁小将李思睿学习击剑仅两年,就在U10男子花剑比赛中连克强敌,闯入十六强。“我喜欢击剑,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勇敢、更专注。”李思睿赛后说道。
在U12女子佩剑比赛中,上海锐剑俱乐部的张天爱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打法,最终夺得该组别冠军。“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天爱捧着奖牌说道。

本届赛事吸引了15家赞助商的支持,包括运动品牌、体育器材和设备供应商等,国内知名运动品牌“锐动”为赛事提供了专业击剑服和器材支持,品牌营销总监刘娜表示:“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看好这个项目的市场潜力。”
赛事媒体版权也实现了突破,多家网络平台对比赛进行全程直播,专业体育频道每日播出赛事集锦,媒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首日比赛网络观看人次突破百万。
随着比赛深入,更加激烈的竞争即将展开,明日将进行U14、U16组别个人赛,后天开始团体赛的争夺,各俱乐部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在全国最高水平的业余击剑舞台上证明自己的实力。
北京奥剑俱乐部总教练陈教练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拿到至少三个组别的团体冠军,这几年各地俱乐部水平提高很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中国击剑运动的发展是件好事。”
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推广击剑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平台,来自全国的三千余名剑客将在南昌以剑会友,切磋技艺,共同推动中国击剑运动向前发展,这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击剑运动在中国普及与发展,为发现和培养更多击剑人才创造条件。